- 斫
- 拼音: zhuo2解释:1. 以刀斧砍削。 说文解字: “斫, 击也。 ”段玉裁·注: “击者, 也。 凡斫木、 斫地、 斫人, 皆曰斫矣。 ”文选·枚乘·七发: “龙门之桐, 高百尺而无枝……使琴挚斫斩以为琴。 ”2. 袭击。 三国志·卷五十五·吴书·甘宁传: “至二更时, 衔枚出斫敌。 ”斫拼音: zhuo2解释:1. 砍断、 斩断。 说文解字: “斫, 斩也。 ”书经·泰誓下: “斫朝涉之胫。 ”楚辞·东方朔·七谏·怨世: “悲楚人之和氏兮, 献宝玉以为石, 遇厉武之不察兮, 羌两足以毕斫。 ”2. 削除鱼鳞。 尔雅·释器: “鱼曰斫之。 ”郭璞·注: “谓削鳞也。 ”斫拼音: zhuo2解释:斧头。 左传·成公二年: “孟孙请往赂之, 以执斫、 执针、 织纴皆百人。 ”1. 砍、 削木。 庄子·天道: “轮扁斫轮于堂下。 ”史记·卷一二二·酷吏传·序: “汉兴, 破觚而为圜, 斫雕而为朴。 ”2. 雕饰。 淮南子·本经: “木工不斫, 金器不镂。 ”
Словарь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Тайваньского языка - Гоюй (Мандарин). 2013.